昨天開幕的“上海自主品牌展覽”展出近百個品牌,在其中不到半數的老品牌中,如今依然生命力旺盛、家喻戶曉的,卻并不多見。
上海社科院此前發(fa)布《2010/2011上海品牌(pai)發(fa)展報告》稱,在上海老字號品牌(pai)中,有規模且(qie)效益(yi)良好(hao)的(de)只有10%左右,勉強維持現狀(zhuang)的(de)品牌(pai)約占70%,另有約20%的(de)品牌(pai)長期虧損(sun)、瀕(bin)臨倒閉。“創新不足(zu),沒有與時(shi)俱進”是老品牌(pai)沒落的(de)共同(tong)原(yuan)因。
大部分(fen)老字號認為,保持原來的品(pin)質(zhi)和特質(zhi),才能保持市場特色;大舉(ju)動(dong)創新(xin)固然容易(yi)吸引年輕(qing)人(ren)目光,但存在(zai)經營風險,耗費大量成本(ben),不敢輕(qing)易(yi)出招。在(zai)患得患失中,很(hen)多老品(pin)牌逐漸失去生命力。
與(yu)之(zhi)相反(fan),經(jing)歷(li)了上世紀90年(nian)(nian)代上海(hai)膠(jiao)鞋總公司的“斷臂新(xin)生”,華誼集團拋(pao)棄一些老品牌膠(jiao)鞋,單獨將(jiang)回力(li)(li)保留,創立上海(hai)回力(li)(li)鞋業有限公司。2000年(nian)(nian)后,回力(li)(li)公司將(jiang)所有精力(li)(li)放在重塑品牌形象(xiang)上,為“回力(li)(li)”注入時尚的形象(xiang),于是,回力(li)(li)漸漸重回青年(nian)(nian)人的視野,其銷售(shou)量(liang)也逐(zhu)年(nian)(nian)上升,2010年(nian)(nian)銷售(shou)額(e)才2億元,去年(nian)(nian)已達5億元。
如今(jin),創(chuang)意(yi)和品(pin)牌正成為上海打造國際化創(chuang)意(yi)之都、品(pin)牌之都的主題詞(ci)。自主知識產權品(pin)牌是上海城市品(pin)牌競(jing)爭(zheng)力的標(biao)志,是上海城市創(chuang)新、轉型、升級(ji)以及體現國內外綜合競(jing)爭(zheng)力的具體反(fan)映。
上(shang)海品(pin)(pin)牌發(fa)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姜衛紅(hong)預測:“上(shang)海自貿區為中國(guo)企(qi)業(ye)走出(chu)去和國(guo)際化將提供(gong)極大便利(li),上(shang)海企(qi)業(ye)品(pin)(pin)牌的價值空間、上(shang)海自主品(pin)(pin)牌的價值空間以及走出(chu)去能力得到明(ming)顯增強,它(ta)拉開了(le)上(shang)海自主品(pin)(pin)牌全面崛起的序幕(mu),拉開了(le)中國(guo)制(zhi)造一躍為中國(guo)創造的序幕(mu)。”